PDA

檢視完整版本 : 2006比賽心得報告(個人經驗與知識的分享)


twoteeth
2007-07-20, 01:54
下面是我個人亞錦賽國手訓練、參賽的心得報告
今天翻出來看覺得自己寫的還不錯:I_06: 所以post上來跟大家分享
不過當初純粹是應付行式的paper work所以是順手而寫的
想到啥就寫啥 字數到了就結束了 大家隨意看看吧



2006亞錦賽國手訓練、參賽心得報告(吳彥儀)
攀岩比賽,是一種展現攀登實力的相互競技。光從上述字面上來討論就可以將其劃分成三大部份:(展現Performance);(攀登能力Ability);(相互競技Ranking)。臺灣的攀岩者對比賽的了解與注重,大部份集中在[攀登實力]這上頭,較少關注於Ranking這方面,而Performance幾乎不被重視。我個人認為一位選手對於這三方面的注重順序應該是1.Performance 2.Ability 3.Ranking。

展現Performance
就是影響選手比賽成績,其攀登能力外的個人因素。這些因素可說是五花八門甚麼都有,如有沒有睡好覺阿、飲食正不正常、心態上的準備是否恰當等。舉個例來說:當你要去參加一場重要考試,你準備充分,考試的範圍你早已倒背如流。但是我們知道光這樣還不足以使你拿滿分,而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會影響你考試最後的結果,甚至於有些因素會讓你一分都拿不到,像是睡過頭或塞車而錯過了最後的入場時間,答案倦填錯…等等。而有更多的因素會拉低你的表現,如生病、沒睡好、緊張過頭、被別人干擾等。所以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一個實力堅強的選手在比賽場上也要能表現無誤才能獲得好成績。我們聽過太多的人成績無法反應出實力的故事,太多的奇奇怪怪的原因使故事更為動人。可是這些所謂的奇奇怪怪的原因確都簡單又容易掌握,事先只要多花一點心思就可完全避免,而較不易克服的心理因素也可以在事前加以建設使其影響減少。這個部份影響結果如此劇烈,但是做的好所花心力又不多,對一位選手來說這部份是一定要而且也不難做到完美的掌握。所以一位攀岩者有沒有選手特質就是在於他有沒有這份能完美Performance的能力,這樣才不會因小失大,這樣才能讓一切由實力決定。

心理因素:怯場、緊張、腦筋一片空白,這些比賽選手的致命傷一直有許多的資料討論這方面的問題。並非每一個選手都會有這方面的困擾,而且也不是以前沒有以後就不會有,關於心態上的調整完全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克服方式。不過有一短暫減緩的簡單方法:用一種情緒去取代一種情緒。當渴望與熱情完全充滿你的心中,容不下其它半絲情緒,你將有面對任何恐懼的力量。

生理因素:選手的生理狀況在比賽時是否維持在最佳狀況,這可無法在比賽一兩天前調整就可以做的到了。最少的時間是一個月,讓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蓄積能量。而日常的坐息與避免生病與受傷的保養也是需要小心注意的地方。對於有些有已有攀岩運動傷害的選手而言,比賽一個月前少量的攀爬反而是對比賽最好的準備。所以在制式的制度與規則之下,一些真正適當的安排反而變的非常不可行了。

環境因素:人對於不熟悉的環境與事物都會感到不自在,對於未知及不確定的狀況會容易感到不安。有許多比賽經驗的選手通常都能比較專注於比賽的攀登上,因此累積足夠的比賽經驗者更能不受比賽流程與大會工作的影響。不少選手雖然有很多的比賽經驗,但是還會被比賽環境所影響的原因在於,他們參賽時都只是參賽而未去”累積”。有適當的人員在旁幫忙處理引導,對於經驗少的選手而言是必要的,在非比賽時,正式的模擬比賽也是相當有幫助的,越是接近比賽的情況對選手而言效果越好,而且模擬訓練可在模擬比賽完後大家做有效的檢討。只要有足夠的人力與場地,可以在短時間內幫選手建立多場的比賽經驗,但是臺灣在難度賽上要做到應付國際性的比賽,受限於沒有場地因此很難達成。當一個選手站在正式國際比賽場地前,對於幾乎沒有或只有一點點攀爬過如此高大的場地時,不看路線光岩場就足以對選手造成一定的壓迫感,而在攀登時對於從沒有機會練習30米路線的情況下,體力的分配與許多未經驗過因素的處理,會造成心理進而影響生理的重大付擔。舉個例來說:一位美國土生土長的英文高材生,如果完全沒有做過任何模擬測試的狀況下,第一次去考托福(當然美國人跟本不需要考托福),所出來的成績跟考過5,6次後所得到的成績通常會有明顯的差異,不會有人去懷疑是他的英文不好,也不是他每考過一次英文實力就進步一點,是考試的方式與環境影響他的成積,他每次所進步的並非英文能力而是應付考試的實力。

芝麻因素:有太多芝麻綠豆的小事,像是忘了帶岩鞋,隔離後才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出場等等,比賽時總是會看到有人慌慌張張的在處理這些鳥事。以臺灣甚至是歐洲選手,都沒辦法請個褓姆在旁邊避免選手出這種差錯,身為一位”攀岩”選手是需要自己有不讓芝麻蒜事發生的能力。

攀登能力Ability
簡單說就是你的級數及On-Sight的能力。對於長路線而言(難度賽)在每個人的攀登級數的成長過程中大多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最強的部份決定你所能攀爬的級數,第二階段是你最弱的部份決定你攀爬的級數。由第一個階段過渡到第二個階段,選手需要明確的了解因階段不同而開始不同的訓練方式,如果還是一直使用相同的方式做訓練,那進步的速度與空間會相當的有限。一般而言,男生的轉換期大約是在5.12至5.13之間,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階段的過渡期都會有所差異。在借取前人及有良好的攀岩環境下,幾乎可以使得第一階段完全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選手的進步會相當的穩健,並不會有明顯的個人瓶頸出現。近期歐洲的許多攀岩新秀,觀看他們的攀岩過程就可發現這種現象。但是也並非人人都能如此,本身的特質與條件依然明顯的決定學習與進步的過程。

比賽路線就跟我們求學時的考試一樣,會有故定的題型,意即路線設計者在為了使比賽公平及明顯分出勝負的條件下,路線的型態都會趨近於肌耐力展現的攀登方式,雖然路線會因很多狀況有所偏差,但是大體上定線員都會朝這個方向去設計。所以,我們很明確的可以掌握一種標準型式,50個動作左右的外傾肌耐力路線,級數難度當然就是不同的比賽用不同的標準。實際上要訓練一位選手能到達擁有攀登一條50個動作5.13+外傾肌耐力路線的訓練方法是,先從較低級數但相同動作數及長度的路線慢慢的一級一級的往上提升,節奏、分配、呼吸、動感等都是長路線必需訓練的幾項要素。很可惜的如果沒有類似比賽的場地,任何變通及運用的方法都顯得對於這方面的進步幫助有限。台灣的攀岩者以前一直處於這種環境下,而以後看來也將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12米岩場氾爛的臺灣,攀岩較好的選手表現多年來也都一直局限在這個高度,決賽、複賽、初賽爬的高度都是在12米的路線長度左右,雖然路線的難度不同,但高度(攀登長度)的魔障依然難以突破。本人自身的經驗與多年比賽的觀察對此感到萬分的無奈,而12米岩場又一座一座的興建,看了更是悉虛不已。最可悲的並非臺灣沒有如此的場地,最可悲的就是我們明明有,但是卻無法長時間使用。

相對於長路線而言,抱石的訓練就顯得對場地的要求小很多了(但是在臺灣也與難度場地有類似的際遇,標準比賽岩場可以用,但不對公眾開放,使用上需多項程序與擔保),攀岩者對於級數的進步與長路線一樣,會有階段性的明顯差異,而抱石卻又比長路線多了一個階段:第三階段,極至階段。你有沒有路線所需的極至要項,決定了你能不能完成這條路線的可能性。而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在很多情況中是重疊的,因此訓練的準備與方向就變得更不易掌握。(也許長路線也有第三階段,而抱石更有第四階段,但是我沒那麼強,所以現在還不知道是啥,以後等我發現了再跟大家分享)

On-Sight完全的是純粹的頭腦運作,但是要在6分鐘的時間內看完並記住路線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了,頭腦的運作與記憶在經過訓練後30米長的路線可在一分鐘內被完全的記住。頭腦的好處是它退化的速度比起我們身體退化的發生要晚很多,所以一位活蹦亂跳的攀岩者實在是很難推拖記路線的能力不足。而這種頭腦動一動的練習在比賽模擬訓練中也可得到很好的效果,由其是我們可以將路線再重複攀登後借此更正在On-Sight上的缺失。On-Sight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資料庫的建立,這就是一位攀岩者經年累月成果,天然岩場的路線一直都是攀岩者尋求建立個人攀登資訊。臺灣年輕一輩的攀岩者對於天然岩場的接觸,比起過往的岩者顯得貧乏許多,而且隨著人工岩場的欣興臺灣天然岩場的方便與安全性受到普遍臺灣岩者的質疑。早期人工岩場的攀登與訓練是為了去挑戰自然岩場的路線,現在歐美的多數岩者依然當人工岩場為天然岩場的輔助。畢竟人工岩場上的路線都是由人做出來的,比起大自然所提供的無限可顯得渺小許多。
3000字已過就此停筆

大濟
2007-07-20, 02:18
寫的好!雖然我不是比賽選手,看了也很有收獲!

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