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岩場資訊 > 天然岩場專區 > 龍洞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搜尋 今日新文章 標記討論區已讀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6-07-04, 16:06   #1
wanghh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6-06
文章: 14
wanghh 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討論】龍洞 rebolt 會議 --- 會議記錄

緣起:龍洞天然岩場自5、60年代開發以來,歷經多種不同時期的攀登風格,如最早期與登山運動結合的人工技術攀登、傳統技術攀登,到近期逐漸興盛的運動攀登等;每一位攀岩者,不論他的目標在哪裡,都可以在『龍洞』這一塊攀岩聖地中,找尋到足以激勵自己不斷追求進步、追求冒險的攀岩聖杯。

因為特殊的海洋型態環境,自2000年以來,龍洞舊有的運動攀登路線上面原本應該相當安全的固定點(Bolt),開始出現一些危險的徵兆,包含嚴重的鏽蝕情況以及細微的裂痕,最嚴重的意外發生在訓導處的『Skin Friction』,一位攀岩者因為Bolt失效而墜落至地面導致嚴重外傷。為了避免意外再次發生,多攀岩者,開始自掏腰包、無私奉獻相當多寶貴的時間在龍洞進行 rebolt (固定點更新)的工作。

然而個別單打獨鬥的力量畢竟有其限制,在大濟前輩的號召下,有了這一次史無前例的『龍洞 rebolt 會議』。

時間:2006.06.25(日)晚上7:00--10:30

地點:中華山協

參與人員:謝長顯、何中達、莊嘉仁、王大濟、劉乃勳、吳彥儀、Matt Robertson、張登榮、康明哲、王宏祥。

討論內容(摘要):
  • 2006年 rebolt 目標:以『校門口區域』以及『長巷至破碎面區域』為第一順位目標。並以現有之運動攀登路線為主,逐步汰換路線上所有舊的 bolt。
  • Rebolt 方式:全面以不銹鋼或 Titanium 植筋式錨樁(glue-in bolt)取代舊有的敲膨式錨樁,延長 bolt使用壽命。上方垂降點皆會以兩組以上 glue-in bolt 組成安全的垂降站。
  • 開發、維護新路線時將以『安全性』以及『時代意義』做為考量依據。例如『Surprise』與『黑洞』因為其代表了傳統攀登方式的重要里程碑以及以整體而言,傳統攀登方式仍然相當安全,所以決議恢復其『自然狀態』,將路線上原有 bolt 移除,並重新安裝上方垂降點。

(註:此項共識歡迎各方大德踴躍提出意見、共同找出屬於龍洞的『攀登倫理』、以及『永續價值』)
  • Rebolt 後路線資料將由康明哲統籌處理、發佈更新資訊以及新的路線圖。
  • 龍洞整體bolt更新預估約需新台幣10萬元,目前以個人贊助為主要來源(欲贊助者請洽小壁虎),經費會用來添購Bolt、鑽頭、植筋膠、刷子、工具繩…等等施工用具。
  • 預計今年會舉辦理兩次『龍洞日』,歡迎所有有興趣的攀岩者,共同參與龍洞rebolt執行計畫(暫訂第一次日期為:2006.07.29(星期六))

討論內容(路線資料):
  • 騙人的牆:全數 rebolt、並將舊的 bolt 移除,整理後為三條路線。
  • 校門口正面:bolt 全數移除、重新安裝上方垂降站。
  • 門簷:bolt 全數移除、重新安裝上方垂降站。
  • 虎牙、校門內壁:bolt 全數整理更新。
  • 人面岩:除鼻子兩側傳統裂隙外,其餘運動攀登路線全數重新整理、更新。
  • 長巷、布告欄:除『黑洞』移除所有bolt外,其餘路線全數整理、更新。
  • 包廂、演奏台:bolt 全數整理更新。
  • 音樂廳、破碎面:bolt 全數整理更新。
wangh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04, 17:57   #2
milk
版主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90
milk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和解共贏!

這次會議難得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討論。雖然沒辦法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識,但至少在某些有爭議的地方,能在適度的退讓與包容下,找到了一些雙方(傳統攀登與運動攀登)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誠如登榮說的,我們不能代表所有在台灣的攀岩者的意見,會中所決定的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但至少這是好的開始;否則,運動攀登與傳統攀登的分裂,對誰都沒有好處。

會後我想了很多,雖然了解運動攀登在龍洞的開發,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誰也阻擋不了。因為不管維持了多久傳統攀登的方式,只要路線打了Bolt,該路線的傳統攀登就馬上失去了意義.

傳統的攀登方式是無可取代的(運動攀登可建室內岩壁),最自然的,最自由的(由你決定爬那,而不是由BOLT來決定),也是最有創意的(每個人爬的過程都不同),這種能挑戰內心深處,最具開創性的攀登模式,即將在台灣末落,甚至消失......消失的原因除Bolt之外,也跟爬傳統的人越來越少有關.

大勢所趨,雖然心中有很多的不捨,也不得不妥協;不過,妥協不代表放棄。雖然接受了運動攀登,但為了留下傳統攀登的傳承,我還是會續繼努力,續繼堅持的

此文章於 2006-07-04 18:00 被 milk 編輯.
milk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04, 19:05   #3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感謝宏祥的組織、整理和帶領這次的龍洞 rebolt 活動。我誠心的祈願,這將是一種傳承的開始、是共識的凝聚、是龍洞新世代的濫殤。

是誰說的:「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我 x 的就是不服氣,前浪還沒死,前浪還在爬(簡單的啦)、前浪還堅持有「被利用價值」。

這麼大的盛事總需要人手吧!來!來!「架繩的」、「鑽洞的」、「清路線的」、「搞補給的」,誰需要我這半百的老人,保證絕對堪用。

比賽總是殿到最後,這回報志工總讓在下搶到頭香了吧!

﹣﹣ 志工一號,王大濟

咦!還要捐錢是吧?我看看 . . . 欸!所剩無幾,偷偷的拿給登榮算了 . . .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05, 10:19   #4
阿郎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2003-10
文章: 464
阿郎
大濟你動作還真快阿~~~~頭香被你搶了!! 那我只有當老二啦!!
希望大家攀岩同好ㄧ起來,為了往後有美麗的岩壁可以爬,現在多留ㄧ些汗~~也是值得ㄉ!!
阿郎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17, 17:22   #5
wanghh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6-06
文章: 14
wanghh 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引用:
作者: wanghh
  • 開發、維護新路線時將以『安全性』以及『時代意義』做為考量依據。例如『Surprise』與『黑洞』因為其代表了傳統攀登方式的重要里程碑以及以整體而言,傳統攀登方式仍然相當安全,所以決議恢復其『自然狀態』,將路線上原有 bolt 移除,並重新安裝上方垂降點。

(註:此項共識歡迎各方大德踴躍提出意見、共同找出屬於龍洞的『攀登倫理』、以及『永續價值』)
關於Surprise,來自Matt的論點,提供給各位當作參考:
『I feel the School Gate and entire Front Door area is everyone's "introduction" or "opening scene" to Long Dong climbing. It sets the tone for what to expect. In the case of visitors (and this means Taiwanese as well as foreigners), their first look at LD routes will very likely be on that rock. If bolts are on Surprise, it gives a feeling of convenience, development, a European-style approach to bolting every good climb. Some would be happy to see that; some would feel disappointed (guaranteed your average trad climber who came from overseas to visit LD would be disappointed). However, if there are plenty of new bolts on other routes nearby, yet Surprise is clean, I think it leaves a good feeling and even "announcement" of sorts that climbers here have pride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and good sport routes can exist (with good bolts, even) alongside good cracks without bolts. If some people feel they lost something because they can't lead Surprise on bolts, then I hope at least as many others would be motivated to learn to place gear. I think it sends a good message to newcomers about the ethics of LD, which seem to be settling into a good combination of both bolted and deliberately non-bolted routes.』

簡短翻譯如下(若有錯誤,請以原文為主):
我個人認為『校門口』,是許多攀岩者第一次接觸龍洞的岩壁,也是他們對龍洞的第一印象。不論是台灣人或是外國人,在校門口注意到的第一條路線,我想應是『Surprise』莫屬。如果Surprise裂隙上面是打上bolt的,那給人的感覺將會是很方便;有那種歐洲式、完整開發的運動攀登區域的感覺。有些攀岩者會為此感到相當高興;有些從國外來的傳統攀岩者則會不太認同。如果在這種狀況下,Surprise是維持傳統的面貌,而附近也可以同時找到相當多高品質的運動攀登路線,那給人的感覺將會是:『這裡的攀岩者是相當尊重自然資源的;而傳統與運動攀登是可以在此區域並存的;這是龍洞攀岩者得以自豪的一種尊重、一種和諧』。如果有人因為少了bolt的幫助而無法先鋒攀登Surprise,那我希望同時會有更多的人會因此激勵自己來學習傳統攀登的技巧。
我認為這樣的情形,可以更彰顯出龍洞的價值、以及此地的攀登倫理,是那種更可以將『傳統』與『運動』兼容並蓄、共存共榮的精神。
wangh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17, 17:33   #6
wanghh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6-06
文章: 14
wanghh 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同樣是關於Surprise,開會當時康師傅點出了一個不錯的論點:『現今以Surprise的難度而言,早已不再算是運動攀岩者的難度門檻,以運動攀登而言,爬上一條5.10的路線也不算什麼新鮮事。可是這條路線,對於傳統攀登者而言,卻可算是無法取代的一條漂亮裂隙。如果我們可以開發出、維護好其他更多、更難、更安全的運動攀登路線,那這條Surprise,更應該讓他展現應有的傳統攀登水準,是所謂地盡其利』。(僅酌列原意,若有出入之處,可與康師傅討論。)
wangh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17, 17:39   #7
wanghh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6-06
文章: 14
wanghh 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引用:
作者: milk
大勢所趨,雖然心中有很多的不捨,也不得不妥協;不過,妥協不代表放棄。雖然接受了運動攀登,但為了留下傳統攀登的傳承,我還是會續繼努力,續繼堅持的。
『黑洞』這一條路線也是與Surprise有相同的討論。在當年牛奶老師以傳統方式爬上黑洞時,可以算是台灣攀岩史上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黑洞這條路線只要固定點放置得當,墜落是相當安全的,因此我們也決定把黑洞恢復成原有的自然狀況。

在此偷偷預告,想學傳統攀登卻苦無門道的朋友,可密切期待牛奶老師的傳統攀登課程將重出江湖囉!
wangh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19, 11:08   #8
milk
版主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90
milk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引用:
作者: wanghh
關於Surprise,來自Matt的論點...給人的感覺將會是:『這裡的攀岩者是相當尊重自然資源的;而傳統與運動攀登是可以在此區域並存的;這是龍洞攀岩者得以自豪的一種尊重、一種和諧』。如果有人因為少了bolt的幫助而無法先鋒攀登Surprise,那我希望同時會有更多的人會因此激勵自己來學習傳統攀登的技巧。
可以更彰顯出龍洞的價值、以及此地的攀登倫理,是那種更可以將『傳統』與『運動』兼容並蓄、共存共榮的精神。
今天收到何老師中達兄的信,內容如下:
"我7/29-8/9不在台灣,不克參加,祝開會圓滿!
週日去德國的Frankenjura攀岩,Walfgang Gullich開的第一條5.14,Action Direct 就在那一帶
雖然是石灰岩,但是德國人也不到處亂打bolt
我去的那一塊岩場分做三區:
第一區是完全禁止攀岩以保護自然生態
第二區只能使用現有路線
第三區才可以開發新路線
雖然說是sport route,但是bolt很少,
第一顆常常在5米或更高,之後的距離也經常很遠,
有時中間有好裂隙可放nuts或有洞可穿sling的話就不打bolt
(爬了一條25米的才只有5顆bolt)
Top anchor與中間的bolt都是用glue-in
這種運動與傳統攀登兼容並蓄的方式也值得我們參考,應該也有延續傳統攀登技術的助益"

這是我最認同的並存之道,最少的破壞,最大的益效.可惜,那天開會我提出這種觀點時,沒有獲得大家一致的認同.如果傳統攀登的基本技術能傳承開來,我們是不是也應以這種方式一起努力.

此文章於 2006-07-19 11:10 被 milk 編輯.
milk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6-07-19, 14:16   #9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來,隨便回應一下,提出一個問題,我最喜歡咬文嚼字一番:

學社會科學的人對「改變」都有興趣,所有「改變」當中,「觀念」的改變最有意思,「觀念」又稱之為「思潮」(ethos)。想想看,一種社會思潮如果被改變了是多麼有興趣的話題。攀岩界又何嘗不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社會思潮的改變往往也改變了社會結構。巨觀而言,有兩種社會思潮/結構的改變:

第一種,短時間內巨大的改變,這種叫「Revolution」,革命。歷史上證明,革命往往澈底的改變了社會結構,但會留下後遺症。因為社會思潮的改變往 往不像結構改變般的澈底。人們會爭議,會花很多心思去想倒底誰對誰錯,價值觀會被拿出來檢驗,人及社會會對立,赤裸裸的權力(利)鬥爭、壓制會是常態。這 要好一陣子才會平息,而平息後的社會思潮/結構,有意思的是,又往往和革命的初衷不一樣!革命有時後是由下往上的(bottom-up),有時後是由上往 下的(top-down)。

第二種,長時間內漸進的改變,這種叫「Evolution」,演化。演化不同於革命:演化中社會結構的改變往往是在思潮改變之後。即使是社會結構改變在 先,所引起的思潮改變往往是理性的,包容性強的,可以「同意不同意」的(agreeing to disagree)。演化不同於革命也在於:革命目標往往非常明確,目的也明確;演化則是是摸索、打代跑。演化往往也需要爭議,但比較穩定,因為演化所引 起的社會思潮/結構的改變是比較「非意識」的(spontaneous),是「非強迫性」的(voluntary),是時間的累積 (incremental),是「參與性」高的(participatory)。

我的問題:當很多人都點出了「傳統」vs.「運動」之爭議時(但我一直不認為「真的」有這種爭議之必要性),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 發動革命,還是讓它演化?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8:32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