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技術討論區 > 冰雪攀、海外遠征、溯溪、登山 > [中譯書籍] Climbing Ice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搜尋 今日新文章 標記討論區已讀

[中譯書籍] Climbing Ice Climbing Ice 的中文譯本.
譯者個人網誌: 探險心靈 / http://smjh-mindexplore.blogspot.com/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9-02-08, 17:03   #1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中譯書籍]第一章 冰攀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Ice Climbing 卷首語

回 Climbing Ice 冰攀中文版 - 目錄

登山的傳統對我而言一向都很重要,而我對於前輩登山者的成就也總是抱持著崇高的敬意。每當我重登一條古典的路線後,對於多年前的攀登者,在缺少現代的攀登器材、路線導讀、與特殊的訓練下,能夠完成如此困難又艱苦的路線,總是令我欽佩不已。而這些開拓者最大的挑戰,就是未知世界潛藏的恐懼。在我的登山生涯中,我追求一些英雄們的引導,例如:約翰‧塞拉斯 (John Salathe)艾米力歐‧科米基 (Emilio Comici)傑克‧杜倫斯 (Jack Durrance) 、以及安德列‧康達明 (Andre Contamine)。身為新一代的「狂熱份子」,我和同伴們經常來到一個陌生的山區,以破紀錄的時間完攀一條古典的路線,然後在回家前又再完成一兩條比古典路線難度更高的新路線。因此當年我們對於既有的標竿並未有多少的敬意,特別是那些由我們不認識的攀登者所完成的路線而言。

阿爾伯塔峰 (Mt. Alberta) 被譽為加拿大洛磯山脈最困難的一座山峰,它於1925年由兩位瑞士嚮導帶著一組日本紳士首登。直到1958年阿爾伯塔峰只有三次的登頂紀錄,而帶有一股不可侵犯的氣氛。當時肯‧威克斯 (Ken Weeks) 與我兩人連續幾個月在約瑟米提 (Yosemite) 提頓 (Tetons) 山區攀登,可謂在巔峰的狀態。因此我們就打算征服阿爾伯塔峰,並且攀登一條漫長而陡直的冰瀑新路線,再經由輕易而典雅的雪稜登頂。

桑瓦普塔河 (Sunwapta) 是洛磯山脈最難涉渡的河流之一,冰冷、寬闊、而湍急。河水來自於冰河與雪原上融化的冰雪,因此只能在寒冽的清晨橫渡。那一年夏天威克斯和我兩人都很窮,這三個禮拜我們的糧食只有馬鈴薯跟胡蘿蔔,以及一袋我們從加拿大登山會的舊基地營搜括而來的麵粉。這些超重的背包讓我們得以涉渡桑瓦普塔河而不致被沖走。

過河後前行,赫伯爾溪 (Habel Creek) 溯行的密林與碎石坡像一座老鼠迷宮一般,我們渡溪復渡溪,第二天傍晚我們終於到達了山腳下的冰河。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了一條活生生的冰河,這是附近唯一平坦的營地,我們只好將帳篷架在冰河上。夜裡睡袋下面嘰嘎作響的擠軋碎裂聲讓我們整夜無眠,我們極度的擔心,真不知道這冰河裂隙何時會突然張開大嘴將我們吞下去。

為了完攀這條新路線,我們像阿爾卑斯登山者般,天未明就出發攀登,對約瑟米米提攀岩者而言這真是難得。整天我們小冰崖間上下攀登,砍切冰塔而上,用力的跳躍冰河裂隙。最後,我們終於成為真正的阿爾卑斯登山者了,就像賈斯頓‧雷彪飛 (Gaston Rebuffat) 書上的照片那般,肩上盤繞著登山繩在山頂的雪稜上結隊而行。距山頂最後幾百呎,我們衝了上去。鐵罐上刻著:「Woolley峰,標高11,170英呎」。西方遠處,在即將來臨的烏雲中幾乎遙不可及處,我們終於看到了那座面目猙獰的阿爾伯塔峰。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 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此文章於 2009-03-01 04:19 被 林友民 編輯. 原因: 新增目錄索引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2-18, 23:59   #2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一節 早期的冰雪地活動 The Early Years

第一章 冰攀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Ice Climbing

第一節 早期的冰雪地活動 The Early Years
第二節 登山的文藝復興時代 Renaissance
第三節 主流之外的蘇格蘭冰攀 Out of the Mainstream:The Scots
第四節 戰後登山運動 Post-war Alpinism
第五節 北美洲冰攀的發展 Developments in North America
第六節 繼往開來的時代 Coming of Age

第一節 早期的冰雪地活動 The Early Years

冰攀的歷史可以說比西方的文化更為古老。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早在西元前四世紀時水墨畫中的僧人攀在岩石上,誰能說寒山這位唐朝的詩僧不正是在月光下腳尖頂著冰壁而立呢﹗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

然而從我們感受到的傳承中可以確知,那些憑藉著三爪冰爪、鋼尖手杖、和伐木斧頭等原始工具砍切踏階往返於山嶺隘口的中世紀山地牧羊人是最早期的冰雪地旅人。

十八世紀初群集湧向阿爾卑斯山勝地渡假的英國人首先注意到這種生硬的技術。這些英國紳士開始發展出對山峰特有的熱情,牧羊人也迅即發現照顧貴族比放養綿羊的收益更為豐裕。所以牧羊人搖身一變成為嚮導,手杖與斧鋤也結合成一種工具,兼具砍劈與平衡兩項功能的冰斧。這種原始的冰斧伴隨著日漸增進的技巧與信心,引領著牧羊人和身著蘇格蘭呢絨裝的雇主們上下奔馳於無垠的冰河雪嶺之際,被奉朔為「古典的登山時代」。

十九世紀中葉是「通往星辰的階梯」時代的全盛時期,嚮導在雪地上砍出數以百計的踏階,以保護雇主們免於絲毫精神上的創傷。白朗峰布蘭瓦肋稜 (Brenva Spur on Mt. Blanc) 1865 年由嚮導雅各和麥蕭‧安德瑞格 (Jakob & Melchior Anderegg) 以及他們的雇主登上,便是一次典型的攀登。這一次攀登技術上並不比當時其它路線困難,但歷經了冗長的路程,盡頭處一方不安定的冰壁障礙是全程的最高潮;它表現出心理上的一大突破。

砍切踏階 (Chopping Steps) 依然盛行於後半世紀,同時也是嚮導登山的黃金時代。沒有任何一位紳士登山不帶嚮導隨行,同時他們也讓挑夫背上一瓶白酒在登頂時慶祝一番。嚮導的值則在於找路和砍批踏階,這項工作所需要的蠻力為雇主們所無。然而這種方式竟發展到荒謬的地步,當嚮導克里斯遜‧庫魯格 (Christian Klucker) 挖出登上巴戴爾雪溝 (Badile Couloir) 的一整列踏階,以備雇主排定於隔日的行程,結果這一次的攀登卻取消了。

庫魯格其人值得我們稍加筆墨。他與眾不同,本來就是一個狂熱的登山者,不可諱言當年他確是一位傑出的登山家。他有兩次偉大的攀登:羅塞茲峰與里斯堪姆北壁 (Piz Rosez & Lyskamm North Face),至今猶被視為艱鉅的挑戰。

這個世紀末之際,一種新的登山風格正在成型,亞佛雷德‧馬莫里 (Alfred Mummery) 為其中的先驅者。他的登山事業在許多方面都光芒奪目,而以無嚮導首登為始。譬如:白朗峰布蘭瓦肋稜的無嚮導首登。有一回當馬莫里在普蘭針峰 (Aiguille du Plan) 領先攀登一段冰壁,坡度陡得令他在挖掘步階時必須先砍出把手點來維持平衡。然而馬莫里骨子裡是一個爬岩的人,這項註腳也在世紀交替之際似乎也預示著登山的前鋒將移向攀岩的世界。英國人在家鄉的岩場上已經將爬岩由純粹的練習發展成一項運動;此刻1910年一位脫離國籍的英國人奧立佛‧佩利‧史密斯 (Oliver Perry-Smith) 也在德國非常困難的砂質岩場上開拓攀登。由於繁重的砍劈踏階,多變而且危險的冰雪,此時也向躍動而富魅力的岩石讓步,畢竟類似猿猴攀援的爬岩動作,更為接近於攀登的本質。

把光芒輸給爬岩小丑並未干擾到阿爾卑斯山腳下歐洲人的生活。如今英國紳士所帶領的新潮活動,馬上就風行於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各國登山者之間。峰頂已被登臨,漫長的雪坡也已被置足,但有更為陡峭的冰封稜脊和山壁正等候著。

這些年間用以砍劈踏街的冰斧這項笨重的工具改良了不少,砍劈用的斧刃 (Adze) 部位改為和握把 (Handle) 垂直,而斧柄 (Shaft) 也縮短了,以利於揮動時的平衡。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01, 04:12   #3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二節 登山的文藝復興時代 Renaissance

1908年的一個發明完全改變了冰雪攀的歷史。一位名叫奧斯卡‧艾根斯坦 (Oscar Eckenstein) 的英國人發明了十爪的冰爪。就像冰斧一般,冰爪的概念並不全然發自於維多利亞人的腦子,十九世紀末的牧羊人穿著尖刺馬靴和四爪冰爪早為人所熟知。艾根斯坦新型冰爪受到當時維多利亞登山者相當的反對,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新發明是以非運動精神得利於山峰。今天來看這種態度近乎不可思議,這是受到現代觀念的影響。我們以橡皮鞋底與山接觸,這是專注於爬岩需要的自然產物,因為橡皮鞋底的抓地力,而在軟雪面也很出色;但是當雪坡結凍或是漸陡,它就無用武之地。當時維多利亞的登山者,腳踩釘鞋跨立在險峻滑不溜丟的雪面上幾個時辰,自信滿滿的等待著前頭施工中的嚮導。想必他們會覺得奇怪,長一點的爪尖有什麼用?遇到岩石陡崖他們只要脫掉釘鞋穿著長襪攀爬,就像今天我們在硬雪地上綁上冰爪行進般地自然。艾根斯坦寫道:「就像大多數的英國登山者,我一向鄙視這些毫無價值的玩意,這種態度完全本於無知與成見。然而,我是多學到了一些 …」。頑冥不靈的維多利亞人未曾體會到冰爪並非娘娘腔般的鞋釘,它具有免除砍切步階工作的能耐。事實上艾根斯坦曾經宣稱,在他的登山生涯中藉助冰爪,他所砍過的步階部會超過二十次。

最後,艾根斯坦冰爪風行於今日。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推展平爪 (flat foot) 攀登技術的人,今天我們通稱之為「法式攀登技術」(French method),但是仍有少數的登山者撐之為「艾根斯坦技術」。艾根斯坦曾經揚言,在沒有其它任何助力下,他能憑此技術在七十度的冰坡上行進自如。或許是他誇張了坡度,也將軟雪面說成了堅冰;然而時至今日國際間對於「冰」這一個名詞的解釋仍有相當的歧見。

當英國人正懷抱著他們珍愛的岩攀時,陡峭冰雪壁的冰爪攀登正好抓住了法國登山者的口味。平爪技術特別適用於法國阿爾卑斯山區 (French Alps) 巍峨龐然的冰雪壁,法國人將之發展成為現代最為精緻且悠雅的冰攀藝術。他們所擁有的不只是一副艾根斯坦冰爪,還有另外一項也是艾根斯坦的設計,那就是舉世第一把短而輕巧的冰斧,全長八十六公分,僅及當時一般冰斧三分之二的長度。

冰攀此刻正邁向最具創造力的時代。從新式冰爪的發明以進於1930年代,阿爾卑斯山區聳峙的雪壁上數以百計的路線已被開發,這些路線與阿爾卑斯登山家的英名同垂青史。

漢斯‧勞伯 (Hans Lauper) 是最後一位誕生於舊傳統的偉大嚮導,他也是向西阿爾卑斯 (Western Alps) 鉅大北壁挑戰的第一人。漢斯‧勞伯在1915年至1932年間總共完成了十八次著名的首登,其中包括堪姆峰、僧侶峰、和少女峰的三面北壁 (north faces of the Kamm, Monch, and Jounfrau)。他還曾登上了險巇的愛格峰東稜 (East Flank of the Eiger),如今這條路線便以漢斯‧勞伯為名。法國阿爾卑斯山中,賈奎斯‧拉卡第 (Jacques Lagard) 和亨利‧賽格努 (Henry de Segnone)率先將艾根斯坦技術發揮到了極致。1924年他們登上了馬莫里曾經嘗試失敗的普蘭峰北壁,至今只有極少數人曾重複完成這條路線。阿簡提爾 (Argntiere) 嚮導阿蒙德‧夏雷特 (Armand Charlet) 偕同卡邁爾‧戴佛色可斯 (Camile Devouassoux) 於1928年登上了險峻的維特針峰的南布朗壁 (Nant Blanc face of the Aiguille Verte)。直到1940年代末期,夏雷特一直是法國首屈一指的冰攀家,他也是推展現代冰爪技術位居首功者。

三十年代鏡頭移向了東阿爾卑斯 (Eastern Alps),焦點則是混合攀登 (mixed climbing)。慕尼黑是當時活動的舞台,市郊附近的岩場在工作前後提供了絕佳的練習場。自然地,慕尼黑人個個都是身手矯健的攀岩手;每逢假日他們就踩著單車穿越阿爾卑斯山盡情地攀爬。1931年夏季的一天,施密特兄弟 (Schmid brothers) 在策馬特村 (Zermatt) 放下了單車往上走,爬上了馬特洪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Matterhorn);這就是「最後三大難題」的第一次淪陷。不久後,李家圖‧卡辛 (Riccardo Cassin) 偕同繩伴宣稱完成了第二道難題:大喬拉斯峰沃克肋稜 (Walker Spur on the Grandes Jorasses)。愛格峰這倖存的最後北壁 (Eigerwand, north wall of the Eiger) 多年來一直是慕尼黑人的禁臠,終於在1938年被登上。

北壁時代誕生了許多偉大的登山家,但真正稱得上天才的只有威洛‧維珍巴哈 (Willo Welzenbach)。他和許多巴伐利亞登山者一樣以爬岩起家,但走拉卡第和夏雷特的路線也偏好於冰岩混合攀登。他的首次紀錄是1924年大維斯巴洪峰西北壁 (Northwest Face of the Gross Wiesbachhorn) 的登頂,當時被視為東阿爾卑斯有史以來最困難的冰攀路線。

罹患肺癆使他雙手無力,有三年時間維珍巴哈無法登山。動了幾次手術右臂局部癱瘓,他仍舊執著的回到貝納奧巴蘭山群 (Bernese Oberland)最為巍峨的山壁上來,1930年登上大費夏洪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Gross Fiescherhorn)。¬爾後三年間他完成了貝納奧巴蘭山群五次最龐大山壁的首登。1932年他和威利‧梅克爾 (Willy Merkl) 登上峻峭的大夏摩茲峰北壁(North Face of the Grand Charmoz),攀登途中刮起了恐怖的風暴,但他們拒絕回頭,挨過了最險惡的天氣,然後在惡劣的天候下繼續攀登,終於在第四天登上了峰頂。

1932年是維珍巴哈最偉大的時代。格羅斯洪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Grosshorn) 歷經兩晚的露宿及1200公尺不間斷的步階挖掘才被攻克。同年,維珍巴哈與亞佛雷德‧崔瑟爾 (Alfred Drexel) 以及艾利克‧修茲 (Erich Schulze) 三人攀登葛斯帕特洪峰東北壁 (Northeast Face of the Gspalterhorn),由於落石及鬆碎的岩層無法找到確保支點,為求迅速與安全,他們捨棄使用登山繩。一兩天後,一個雨天的正午,他們再度投身於葛雷夏洪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Gletsherhorn),熬過一夜寒凍後於第二天中午另一次風暴中登上了峰頂。四天後,維珍巴哈與修茲結隊登上勞特布魯倫山群的布瑞特洪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Lauterbrunnen)。總計在氣候惡劣的八天中,維珍巴哈完成了險巇的三大北壁的首登。

這個時代的偉大並不在於路線的高度與困難,而在於登山者所進行的攀登方式。例如:安德魯‧洛克 (Andre Roch) 和羅伯‧格雷羅茲 (Robert Greloz) 攀登薛雷特峰北壁 (North Face of the Triolet) 時不用任何確保;愛格峰的勞伯路線也以用同樣的方式攀登。今天我們繩攀登時很少不用確保,畢竟架設確保支點比連續攀登安全得多;我們的安全極限完全依賴著尼龍登山繩。過去先驅者僅有麻繩可用,他們的安全極限總括而言只是一句警句:「領先者絕不可墜落」。

這段時期的技術與裝備興起了一些變化。佛立茲‧黎格雷 (Fritz Riegele) 設計了一種專用於冰壁的錨樁,第一次應用於1924年維珍巴哈攀登大維斯巴洪峰。1932年勞倫特‧葛立佛 (Laurent Grivel) 在標準的十爪加上了兩枚前伸爪 (front points),這種新型的十二爪冰爪為德國與奧地利登山者瘋狂的使用。有一回在維特峰陡峭的懷恩泊雪溝 (Whymper Couloir) 中兩組人同時在攀爬。當一組人正費力的砍切步階時,包含葛立佛在內的另外一組人穿著新式的冰爪迅速的超越上攀。葛立佛冰爪問世後不久,奧地利冰攀者在冰爪的關節部位焊上一節金屬桿,成為硬挺式的冰爪 (rigid crampon),以適用於東阿爾卑斯的堅冰。然而這些技術上的進步,絲毫未減在惡劣的天候中依賴不可靠的麻繩投身於阿爾卑斯山壁上的登山者所要接受的考驗;當時沒有鵝絨衣,只有羊毛襯衫和露宿時藏身之用的蕃茄布袋,更遑論頭盔與登山繩之類。當1930年代中期,北壁攀登黃金時代的挑戰與勇氣抵達了一個前所未見顛峰。

1942年,兩位年輕的法國登山家李歐納爾‧提雷 (Lionel Terray) 與嘉斯敦‧雷彪飛 (Gaston Rebuffat) 登上了凱曼鞍 (Col de Caiman),一條相當短促卻極為陡峭的水冰岩溝 (water-ice gully)。多年後在一本名為「無力的征服者」(Conquistadors of the Useless) 書中,提雷的一段回憶反映了戰前攀登技術的一般趨勢:「如今回想那段失落且遙遠的日子裡,其實沒有人真正能領略到攀登冰坡時冰爪平衡的精緻藝術。習慣上坡度上昇到35度左右,人們就開始砍切步階,真是漫長又苦不堪言。以我個人而言,我確實能以冰爪攀上高陡的角度,但未能將冰斧放在適切的支點位置,這是我後來才向恩師阿蒙德‧夏雷特學習到的;由於冰斧不當的位置,使我無法體會到冰爪完全的潛能。因此堅冰上的45度角幾乎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01, 04:13   #4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三節 主流之外的蘇格蘭冰攀 Out of the Mainstream:The Scots

1940年代的阿爾卑斯似乎脫離了冰攀,泛及世界性地將注意力移向大規模的人工攀岩路線。未來20年間,它將主導著整個登山世界。低潮中靜謐的這段時光,冰攀卻在蘇格蘭高地蓬勃發展。其實冰攀並不純是技術,而是蘇格蘭獨特的一種運動,正如1894年蘇格蘭山岳年鑑 (Scottish Mountaineering Journal) 上記載著岩塔稜 (Tower Ridge) 的蘇格蘭首次冬季攀登中,諾曼‧庫里 (Professor Norman Coolie) 教授扣人心弦的描述:

「冗長累人的攀登後,你可曾享受到任何的樂趣嗎? ── 攀爬、滑落、拉起、推上、舉高、呼氣、觀望、企求、沮喪、握住、墜落、嘗試、喘息、放鬆、凝聚、爭論、躑躅、抱怨、詛咒、挖、掘、顛躓、慢移、摔跤、尋覓、跨步 ── 知道啦! 憑這些法子,這最神祕的謎語現身了嗎?」

蘇格蘭人一向愛在登山潮流中興風作浪,背棄時尚的痛快,使他們在岩攀與錨樁技倆的時代,為保存冰攀的趾尖藝術尋得了一種娛樂。不諱言蘇格蘭冰攀已有一段時日,而1889年蘇格蘭山岳會成立時,冬季攀登便是主要目標之一。當時的舵手奈‧史密斯 (W.W Naismith) 宣稱道:「若阿爾卑斯拋棄了雪地技術,將潮流引向攀岩,那深具保守天性的我們,就當中流砥柱鼓勵雪地攀登」。奈‧史密斯大力驅策下,出現了顯赫一時的哈洛‧雷博 (Harold Raeburn)。冰、雪、風雪迷霧 (snow、ice、blizzard) 三者合稱為蘇格蘭三寶,為蘇格蘭冬季攀登愉快的一天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無疑的就是這套獨樹一幟的蘇格蘭風格誘惑了哈洛‧雷博,以狂放不羈的熱情奏起了冬季攀登的曲目。足跡所至橫越了整個的蘇格蘭高地,在每一片重要的山嶺間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的紀錄包括了:1893年草莓岩溝 (Crowburry Gully) ── 冰、雪、風雪迷霧三寶,1906年風雪中班‧那維斯 (Ben Nevis) 的綠岩溝 (Green Gully),以及1920年的烽火台稜脊 (Observatory Ridge )。

地勢平伏的蘇格蘭高地雖然找不到類似阿爾卑斯巍峨的冰壁,但當地人都曉得切蝕山系的岩溝冬天時卻展現出一幅悚慄的冰雪景象。格雷佛將冰爪增添一對前伸爪後,生動的岩溝攀登掀起的浪潮迅即席捲蘇格蘭全境,延伸了前爪攀登的藝術。自此以後,無需累人的步階砍批,再陡峭堅硬的冰壁也能夠攀登;這種冰攀方式更趨近於爬岩的自由。奧地利和德國的登山者很快地就採納了十二爪冰爪,但平爪技術精湛的法國人歷經很久一直不予理會。蘇格蘭人將前爪技術與砍劈踏階技術應用於狹仄迂曲的煙囪岩溝攀登,最後更推展到覆冰的岩面上。雷博所立下的標竿直到1950年12月,就如偉大的冰攀家吉米‧馬歇爾 (Jimmy Marshall) 所說:「從羅希納格 (Lochnager) 黝暗冰冷的洞窟中冒出了一個生命動力:湯姆‧佩第 (Tom Patey)。第一次現身於道格拉斯-吉布森岩溝 (Douglas – Gibson Gully) 恐怖的末端岩牆,使他進入主流,且立下一個典範給眾『花崗岩頭』(granite heads)跟隨」。貫穿50年代大半段時間,佩第在凱爾岡姆 (Cairgorms) 和羅希納格東部岩場一直是最傑出的登山家。馬歇爾對這段歷史溢詞猶多:「西部葛蘭柯伊 (Glencoe) 和班‧那維斯 (Ben Navis) 在50年代早期少有表現,或許是因為那裡已有光輝的遺產來考驗登山者的精神,砥礪他們的技術。值得一提唯有老是埋頭苦幹的哈密希‧麥克因斯 (Hamish MacInnes) 的雷凡岩溝 (Raven’s Gully,1953)、雷納克壁 (Rannock Wall)、和克拉夏格岩溝 (Clachaig Gully)」。班‧那維斯第一次大岩溝攀登在1957年,「當時佩第和葛林‧尼克爾 (Gream Nicol) 遇見了麥克因斯一起攀登零號岩溝 (Zero Gully)。山與人配合的天衣無縫,三人繩隊以5小時完成一次絕快的攀登…。老佩第如今隱居在西北高地的城堡間,藏身其中,開創出色的獨攀和繩隊攀登的紀錄,偶而向南侵略到克里格‧米德海格 (Creag Meaghaidh) 崖壁獵取更傑出的路線」。

然而這十年間真正的天才卻是吉米‧馬歇爾。自1959年攀登B平行岩溝 (Parallel Gully B) 和克里格‧米德海格的史密斯岩溝 (Smith’s Gully) 以來,他一直完全掌握著蘇格蘭的冬季攀登。許多第一流的蘇格蘭登山家,如:羅賓‧史密斯 (Robin Smith) 和道格爾‧哈斯頓 (Dougal Haston) 都曾拜在這位「老前輩」師門下學藝。直到今天舉世恐怕找不到一名登山者能夠以相同的工具,一把長冰斧和一雙冰爪,在馬歇爾風格的蘇格蘭冰壁上面再做踰越。

蘇格蘭冰攀的高潮在1960年馬歇爾和史密斯在班‧那維斯歷史性的一月間達到了顛峰。這對繩伴完成了六條主要路線的首登,以及另一條不甚著名的零點五號岩溝 (Point Five Gully) 路線的第二登。其中的兩條路線卡第盧岩牆 (Gardyloo Buttress) 和東方壁直登 (Orion Face Direct),被視為和蘇格蘭近代冰攀同等的困難和出色。1960年以後所遺留的全部便是一幕掃蕩戰,遍及蘇格蘭全境數以百計的小型岩溝、小岩場 (smears) 和冰壁。

艾倫‧費飛 (Allan Fyffe),當代最傑出的蘇格蘭登山家之一,曾經如此描述老式冬攀技術的風味:

「以冰斧(通常是鈍的)敲擊冰面,再砍出形式大小不一的階梯登上阻道的障礙。這套系統滿足了80年之久,幾乎所有主要的岩溝、煙囪岩和冰瀑以及許多岩牆的冬季攀登都被達成。而它也有不利的一面,不但費時且需要相當的耐性。舉例說一條五級路線需要5到8小時。長時間停留在雪崩斜面的岩溝中,冰屑、飛雪 (Spindrift) 和撤退三者相因循環。當冰爪取代了釘鞋後有了些轉機,不再需要處處砍劈踏階,而且大多數雪坡都能夠迅速攀登。事實上,前爪攀登的技術在早期曾經被應用,即使小角度的冰面也經常利用前伸爪但第一對垂直爪攀登,形成一個相當穩固的平面。但是這種技術過去只限於短距離小角度的攀登,或者是在攀距末端的冰面上,當成竭力攀登墜落前得最後休息站。再加上當時非常有限的冰雪地確保技術,以及一般而言低劣的支點確保,使得冬季攀登對於一個正常的心靈不再有吸引力」。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01, 04:15   #5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四節 戰後登山運動 Post-war Alpinism

1950以至1960年代早期阿爾卑斯登山在冰攀技術上只見到有限的進步,但仍就創造了少數比北壁時代更為輝煌的路線。出色的攀登包括愛克斐勒峰 (Eckpfeiler)險峻的伯納提/薩培里 (Bonatti/Zapelli) 路線,1955年德洛特峰北壁 (Les Droites north face) 康鬧/戴法雷 (Cornauau/Devaille) 的六日攀登,和1968年大喬啦斯峰「黝暗面」(Shroud) 的狄邁森/福雷麥第 (Demaison/Flematti) 路線。德洛特峰北壁的困難度在阿爾卑斯冰攀中可謂首屈一指,直到1971年愛克斐勒峰凱辛納爾/諾敏路線 (Cecchinel/Nomine) 的完成。然而這段時期最大的進展在於路線的攀登時間。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有一位年輕的瑞士機械工人艾力克‧福雷德里 (Erich Friedli) 重複了維珍巴哈在奧巴蘭山區所有的路線,並且完成了東阿爾卑斯許多古典冰攀路線的獨攀,全部都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他純粹使用前爪和手持的冰鑿 (ice dagger) 利器。然而古今的差異主要不是技術而是勇氣。出身南提洛爾 (South Tyrol) 的雷厚德‧梅斯納 (Reinhold Messner) 結合了過人的膽識與運動員的訓練,1969年以9小時驚人的紀錄完成了德洛特峰北壁,然後回到霞慕尼 (Chamonix) 午餐。之後,這個故事就繼續的流傳著。

60年代的各種山岳運動是超級國家主義時代。特別是滑雪,有奧地利式、法蘭西式、甚至美利堅式等各種技術。此時法國人仍穿著十爪冰爪藉著精湛的斜登和平爪技術在白朗山群間龐大的雪壁上行進自如,而奧地利人和德國人卻只利用前爪攀登。法國冰攀的首席發言人安德列‧康達明 (Andre Contamine) 在法國「山」 (Le Montagne) 雜誌上寫道:「Piolet Ancre 是登山者最有用的技術之一,它能讓你在最陡的斜坡上攀登而不覺疲勞或困苦。法式攀登是冰爪技術的菁華」。兩年後奧地利登山家瓦斯特‧馬林納 (Wastl Mariner) 也在同一本雜誌上發言:「陡斜的冰面上以前爪攀登最符合自然生理構造,也是最安全而省力的方法,此謂前爪攀登」。他接著批評法式攀登不合自然且難以學習。這篇文章一經刊載,在霞慕尼法國國立滑雪登山學校 (Ecole National de Ski et Alpinisme) 掀起軒然大波,憤怒的學生將文章釘上海報板。

事實上1971年時有百分之九十入流的法國登山者承認他們在高角度冰面攀登時使用前爪技術。畢竟眼看著世界上其他人很快的接納了法式滑雪技術,他們高盧人的驕氣也平伏了下來。今日,主要是經由康達明在法國嚮導學校的教授以及他在各種雜誌的著作,法國式冰爪技術也在世界各地的登山學校中廣泛地教授著。拉卡第和夏雷特之後,康達明成為法國冰攀者的導師。他的冰斧設計,夏雷特廠出品的超級康塔型 (Piolet, Super-Conta by Charlet) 是第一把斧端處有孔眼的冰斧,同時也是第一把在鶴嘴處刻上深齒以求更穩固之點的冰斧。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01, 04:16   #6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五節 北美洲冰攀的發展 Developments in North America

雪攀和冰攀很晚才進入北美洲。世紀之初,康瑞德‧凱恩 (Conrad Kain) 由奧地利來到鮮有人跡的加拿大洛磯山脈墾荒。這片蠻荒地域上登山仍需要依照著老一輩的美國山地人的傳統方式,凱恩準備了一群馬一把獵熊的來福槍和敏銳的方向感便朝向山區出發。他的登山生涯的顛峰之作是1913年首登有洛磯山之珠稱呼的羅布森峰 (Mount Robson)。直到今天這座山仍遙遠而難以親近,任何登山者無論經由哪一條路線登頂都可被視為高手。首登後的幾年內,沒有任何人再度登臨。有很長一段時間冰攀毫無表現可言,美洲人起步晚,所以正好趕上世界性的攀岩風潮。50到60年代間,阿拉斯加和拿大洛磯山脈有少數不錯的紀錄。首先是佛雷‧貝基 (Fred Becky) 和海恩其‧哈勒 (Heinrich Harrer) 登頂德布拉峰 (Mount Deborah),途經一段漫長險巇的雪簷稜脊。後來有許多人嘗試,但直到1975年才見到第二次的登頂紀錄。另外兩次出色的路線分別是:1961年湯姆‧史賓塞 (Tom Spencer) 和朗‧佩拉 (Ron Perla) 的羅布森峰的皇帝稜 (Emperor Ridge),以及1963年佩特‧卡里斯 (Pat Callis) 和丹‧戴維斯 (Den Davis) 的羅布森峰北壁。除了少數的阿拉斯加攀登,這些路線的難度不如20至30年代的阿爾卑斯攀登。至於東部各州,華盛頓峰的韓丁頓峽谷 (Mount Washington’s Huntington Ravine) 的一列鐵梯就算是夠瞧的一天了。

1964年約瑟米提上尉岩北美壁 (North America Wall on Yosemite’s El Captain) 的登頂,將大岩壁攀登推到了最高潮,人們確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裝備,任何岩壁登能被攻克。隨後一小撮的約瑟米提放逐者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北美洲的冰攀,以大岩壁和人工攀登同樣專業技術的態度,美國人開始研究冰攀的工具。

1966年夏季的一個雨天,我走進阿爾卑斯山中的一條冰河,目的在測試各種不同形式冰斧所適用的場合。依計畫我希望了解哪一種冰斧最適合Piolet Ancre技術,哪一種冰斧又最適合砍切踏階,它們的原理又在哪裡。當我獲知一些答案後,引起唐納‧史奈爾 (Donald Snell) 的關切,要求頑固保守的夏雷特廠位這個瘋狂的美國人製造一把55公分長曲弧鶴嘴的冰斧。在當時55公分長的冰斧簡直不可思議,更何況是一支弧形的鶴嘴呢!我認為將標準的平直鶴嘴改良成弧形鶴嘴,能夠配合冰斧揮動時的弧度切入冰面獲得更佳的駐留力。我曾注意到過去所使用的標準平直鶴嘴,當體重施加上去的時經常會跳出來。我的想法實現了。幾年後羅伯‧克里斯特 (Rob Collister) 在英國「山岳」(Mountain) 雜誌上寫道:「冰斧和冰鎚弧形鶴嘴的發展在冰攀歷史上的重要性,足以和1890年代的十爪冰爪,以及1930年代前伸爪和冰樁的使用相提並論,甚至它所帶來的革新尤為劇烈。由於它的迅速和安全,為過去挑選兩種不同形式冰斧而躊躇不前的人獲得一大鼓勵」。

冰斧的弧形鶴嘴和深齒,以及日後我設計的冰鎚,在冰面上無疑提供了更為穩固的支點,任何登山者都可將全身的重量掛上去而不虞冰斧跳出來。這意味著,只要兩手個持一把工具,冰攀者無需砍劈踏階或使用人工器材便能向垂直甚至懸垂的冰壁挑戰。這種精深的技術第一次應用於加州1967年的冬季,後來被法國人命名為Piolet Traction技術。

1967這一年,湯姆‧佛洛斯特 (Tom Frost) 我設計了一種鶴嘴下垂 (drooping pick) 的新型冰鎚,以及另外一種一鉻鉬合金鋼製造的可調整式的硬挺式冰爪 (adjustable rigid crampon)。配備這些新式的工具和可靠的沙雷瓦管狀冰樁 (Salewa Tube Screws),美國登山者開始以另一番面貌向垂直的冰壁挑戰。加州內華達秀巒山脈的雪溝,夏季的積雪在秋天融凍為冰瀑,被視為絕佳的攀登場地。過去多年來,道格‧羅賓森 (Doug Robinson) 和我藉著其他人對冰攀缺乏興趣,搶先完成秀巒山脈許多峻麗雪溝的首登。蒙大拿、猶他、科羅拉多及東部各州夏季的瀑布在12月至3月間結凍成冰瀑。這種遊戲迅即演進到攀登「極致惡劣」的條件-藍色堅冰。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01, 04:18   #7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六節 繼往開來的時代 Coming of Age

1960年代末期以前,只有極少數的團體從事於高水準的冰攀路線。蘇格蘭出現了一位超級巨星-約翰‧康寧漢 (John Cunningham),他取代了傳奇的吉米‧馬歇爾。他將前爪攀登的極限推到了七十度角,這個坡度首長可以握到天然的把手點,就同爬岩一般。1970年康寧漢和比爾‧馬奇 (Bill March) 由葛蘭摩爾小屋 (Glenmore Lodge) 攀登凱爾岡姆的地獄煙囪岩的機會者路線 (Chancer on Hell’s Lum),的機會者路線,距離雖短卻完全的垂直。這是蘇格蘭第一次的無步階的垂直攀登。

這個時代,老一輩的登山者不願接納新式的冰攀器材,而年輕一輩又目光短淺粗魯地恭維除了前爪攀登以外的任何一種技術。康寧漢表現出一副寬闊的氣度,從世界各地採擷各種冰攀技術加以改良發展,以適合於蘇格蘭當地的冰攀環境,並且塑造出他個人獨特的攀登風格。繼馬歇爾時代之後,康寧漢成為蘇格蘭冬季攀登的主角。

1970年,道格‧湯普金斯 (Doug Tompkins) 和我將弧形鶴嘴以及硬挺式冰爪介紹到蘇格蘭,藉著新式工具,我們克服了葛蘭柯伊雷凡岩溝險峻的最後直登路線( Direct Finish to Raven’s Gully)。

過去困難的蘇格蘭岩溝僅為少數菁英所專擅,但由於新式的裝備迅即使這些路線普及化,即使一般水平的冰攀者也在零點五號岩溝下排列等候。艾倫‧費飛描述了精采的一天:「一天早上,伊安‧尼可森 (Ian Nicholson) 和戴夫‧諾雷斯 (Dave Knowles) 出發爬零號岩溝,但是拒絕結隊。一小時後,尼可森出現在頂端,諾雷斯跟著也爬了上來。然後兩人下降到零點五號岩溝,諾雷斯挑了另一名登山者以輕便的方式攀爬,同時尼可森竟以五十分中的時間完成這條路線,再回到城堡午茶休息。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在班‧那維斯甚至蘇格蘭全境冬季攀登最出眾的一個早晨」。

1970年代舉目所及,年代舉目所及,弧形鶴嘴、前伸爪、和哈密希‧麥克因斯精心設計的「特羅達克泰爾型」(Terrordactyl) 冰鎚,為全世界攀爬冰壁者所採用。比古典路線更加困難的新路線在世界各地紛紛出現。紐西蘭也不例外,1971年比爾‧丹茲 (Bill Denz) 和布萊恩‧普利 (Brian Pooley) 登上了塔斯曼峰險峻漫長的巴佛壁 (Balfour Face of Mount Tasman)。1975年肯亞山 (Mount Kenya),麥克‧柯文頓 (Mike Covington) 和我由鑽石雪溝 (Diamond Couloir) 直登,攀越了中段的一處垂直的冰壁。阿爾卑斯登山者發現幽暗恐怖的岩溝夏季時被視為死亡陷阱,冬季卻提供絕佳的冰攀路線。1972年,一隊日本登山者藉由另一隊失敗的英國人留下的固定繩,以31天時間攻克大喬拉斯峰中央雪溝 (Central Couloir)。攀登方式雖然未見出色,但是1,200公尺的垂距加上嚴冬的考驗,這次攀登的難度可擠身於世界一等一的冰攀路線。得魯峰東北雪溝也在1974年由瓦特‧凱辛納爾 (Walter Cecchinel) 和克勞第‧葉格 (Claude Jager) 連袂登上。令人驚異的是,夏季時這竟是一條安全穩當的路線。另外一條壯觀陡峭的路線被稱為超級雪溝,位於白朗山群的塔庫爾峰 (Super Couloir on Mount Blac du Tacul),1975年5月由項恩‧馬克‧波文 (Jean Marc Boivin) 和派翠克‧卡巴樓(Patrick Gabarrou) 登上。

1975年夏天,阿爾卑斯許多極度困難的冰攀路線都被攻克,例如:得魯雪溝、黝暗壁以及德洛特峰北壁等,一流登山者無須露宿就登上了峰頂。所有古典的路線,通常都以極快的速度與獨攀的方式完成。甚至有一個年輕的登山者等到午後雷聲響起時,才起步攀登克爾特峰北壁的瑞士路線 (Swiss Route on the north face of Les Courtes),六點時他已躍登峰頂。

近來阿爾卑斯的進步大都侷限在法國阿爾卑斯一角,主要是受到英國的影響,這種刺激在瑞士及東阿爾卑斯不如這般強烈。1970年在法國阿爾卑斯的冰攀者,尋找藏匿於大岩壁間狹窄曲折的岩溝。典型的一次,或許也是最困難的是1976年艾力克斯‧麥克因泰瑞 (Alex MacIntyre) 和尼克‧柯爾頓 (Nick Colton) 攀登大喬拉斯峰中央雪溝和沃克肋稜中間所夾的一條岩溝。這道岩溝由上而下經常窄到不及一公尺的寬度。這是一次阿爾卑斯規模的蘇格蘭式攀登。麥克因泰瑞曾在英國「山岳」雜誌上敘述這次攀登:「所餘的一線生機,便是鮑寧頓 (Chris Bonington) 和哈斯頓 (Dougal Haston) 所曾嘗試的路線。1972年冬天他們曾爬到距離峰頂250公尺處。這裡曾被描述為冷得失去理智的地方,但它確實是一條好路線,只供人依循而非創造;只能選擇簡單的一面,而不能逃避它。這是一條古典的路線,卻是現代的塑型。最重要的是,這是鉛直而沒有盡頭的一線」。

這段瘋狂活躍的日子裡,登山者並未忽略世界上偉大的山脈。擁向喜瑪拉雅的歐洲人一直穩定的增加著,但典型的遠征登山中漫長的雪地跋涉對冰攀毫無貢獻,唯有對喜瑪拉雅殘酷不安的冰瀑多累積了一些沮喪的經驗。安地斯山脈也逐漸地被攀登,但同樣在鬆雪中行進趨近危險的峰頂雪簷稜脊。70年代的冰攀技術並未在這些山脈留下任何紀錄。

美國東部的冰攀時代,源於1970年吉姆‧麥卡錫 (Jim McCarthy) 和比爾‧普南 (Bill Putnam) 華盛頓峰尖峰岩溝 (Pinnacle Gully) 的無步階首登。新英格蘭地區和紐約各州都發現良好的冰攀場地。至於加拿大東部仍是一片廣大蠻荒的凍原,根本還談不上冰攀時代。70年代少數的傑出攀登包括新罕布什爾州堪農山黑堤峰 (Black Dike on Connon Mountain) 約翰‧巴查 (John Bouchard) 的獨攀首登,另外就是約翰‧布瑞格 (John Bragg) 和瑞克‧韋爾克斯 (Rick Wilcox) 攀登教堂階險峻的懺悔冰瀑 (Repentance on Cathedral Ledge)。

美國西部的冰瀑攀登已經發展成足以和蘇格蘭冬攀相抗衡的風氣。登山者不再視這些冰壁和冰瀑 (bulges, smears, frozen cascades) 僅僅為夏天冰壁和冬季雪溝磨礪技術的訓練場,他們已經將冰瀑本身視為攀登的一個目標。

第一次主要的冰瀑的攀登可能是馬蘭峰瀑 (Mahlen’s Peak Waterfall) 1971年由葛雷格‧羅威 (Greg Lowe) 和一名位他確保再循繩以猶馬攀升的同伴的首登。猶他州古典路線的菁華視一些20公尺高完全垂直的冰瀑,上面再覆蓋著5公尺的懸垂的冰壁。這或許是第一次有人在這麼長距離垂直堅硬的水冰 (water ice) 上,以無步階無人工支點的方式攀登。

1974年傑夫‧羅威 (Jeff Lowe) 和麥克‧韋斯 (Mike Weis) 完成了當代最困難的冰瀑攀登路線之一,那是科羅拉多州鐵夏賴特附近的新娘面紗瀑 (Bridalveil Fall)。大半的攀登完全垂直,羅威在一篇特意題為「冷舞回憶」(Cold Dance) 的文章中敘述最精采的一段:「麥克在最難的一段領攀,那是一片約三呎寬的懸冰,巨大的冰柱由簷邊垂下。他在屋簷下爬了將近20呎稍微懸垂的冰牆,先在冰柱簾幕中敲出一個凹洞。下一步他精巧地跨立在冰柱底部兩側的凹洞上,將鶴嘴砍進懸冰上頭,奮力的爬了上去。輪到我時,感覺這近乎5.10級的爬岩困難度。當我們登上頂端時,相顧而笑不禁讚嘆這次成功。如今我們相信任何冰攀不再需要人工技巧了」。

兩名加州約瑟米提的爬岩者凱文‧瓦勒 (Kevin Worral) 和馬克‧薛普曼 (Mark Chapman) 在他們第二次冰攀中,就一舉完成了300英呎高寡婦的眼淚冰瀑 (Widow’s Tears Fall) 了。這是夏季約瑟米提第一道乾涸的瀑布。

加拿大西部的一群英國移民在史考特‧巴格斯‧麥凱特 (Scot Bugs McKeith) 的領導下,以圍城戰法利用膨脹錨樁確保的人工攀登方式,完成許多非常陡峻冰瀑的首登。其中最困難的可能是10,460峰的北極圈瀑 (Polar Circus),在七天內由艾倫‧包吉斯 (Allan Burgess)、安德蘭‧包吉斯 (Adrian Burgess)、麥凱特和查理‧波特 (Charlie Porter) 所完成。這次攀登淨高接近1,000公尺,包括了數段垂直的路線。

洛磯山脈的冬季氣溫傾向於滯留在極低溫,因此冰質堅硬且易脆,大規模的飛雪雪崩即為頻繁。然而這些不利因素並未構成絲毫障礙,因為許多冰瀑距離公路不過幾分鐘路程。加拿大冰攀的趨勢,如今是以更進步的方式自由攀登。

北美洲目前最出色的冰攀是加拿大洛磯山脈奇希納峰的1,000公尺高的中央大雪溝 (Grand Central Couloir on Mount Kitchener),1975年由傑夫‧羅威和麥克‧韋斯以連續26小時攀登,克服懸垂裂隙 (overhanging crevasse)、覆冰岩壁 (verglas)、碎冰面上的碎雪、和陡直的水冰等重重難關方才躍登峰頂。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39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