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單個文章
舊 2013-04-18, 22:59   #4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也想藉此機會跟臺灣青少年選手說:不管能不能參賽,當妳(你)自詡為 “選手” 時,你(妳)能爬多難?妳你對自己未來一年或兩年能完成的目標為何?我的看法:

第一:你(妳)至少能 on-sight 12+/13-,after-work 13+。不到這個程度,不應自詡為選手,你(妳)還要努力。

第二:你(妳)參賽的目標不是拿名次。臺灣比賽,即使是國手選拔賽,決賽路線難度不會高於 13b/c,乙組則不用談, 11c/d,這種難度拿名次沒意義。參賽的目的應該是強迫給自己一個短期目標,訓練自己比賽前所需的心理體力調整能力,以及比賽當天很快調適最佳狀況的能力。

如果您參賽只是想拿名次,那也可以,譬如將來能保障名額進大學,或是只是單純的激勵自己,這些理由都很正當,可是我可以斷言,如果 “拿臺灣名次” 是您的主要目標,將來您不會成為優秀的選手,您也不適合走選手這條路。

選手的路是孤獨的、很少有掌聲,是一條不歸路。臺灣的運動攀登生態很特殊,也容易讓人迷失。十幾年來,除了少數資深選手外,我們的特殊比賽生態造就越來越多只能在國內追求掌聲,但內心徬徨的選手。雖然她他們本質都很優秀,企圖心也都很強,可是我們的特殊比賽生態不知不覺把他(她)們變成了籠中鳥,籠中的鳥再漂亮,即使贏得再多掌聲,如果有自覺,是不會快樂的。

16歲是一個關卡,16歲之前如果您達不到以上的標準,我會建議,把攀岩當成興趣,而且是很好的興趣,依然投入,依然享受它,可是把您的人生作另外的規劃,這樣未來的您會活的更快樂,更有意義的。

此文章於 2013-04-21 00:31 被 大濟 編輯.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