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單個文章
舊 2010-03-07, 21:51   #3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韓國民間登山學校及登山教育現況 - 作者:丁雲芝

二、韓國登山學校設立的時代背景

隨著韓國產業化的發展,登山活動從1960年代後半起,一般登山人口快速增加,首爾近郊山區的山難事件也隨之迭起。但在當時,韓國山岳界所擁有的技術和資訊,均停留在日帝時代的水準。1969年2月雪嶽山死亡谷 發生雪崩山難,折損了10名當時在該山域進行訓練的韓國山岳會埃佛勒斯峰遠征隊員。由於這起山難,韓國山岳界意識到,在當時僅憑藉日帝時代導入傳承的前近代積雪期登山技術,不足以完成喜馬拉雅等級的巨峰攀登;領會到登山不是單憑意志,而更需要科學的多樣化知識。此事件突顯出體制且專業化登山教育系統的需求,成為設立登山學校的契機。

在這起山難事件之前,曾於1963年率領美國埃峰西稜及南東稜縱走隊攀登成功的Norman G. Dyhrenfurth,應慶尚北道山岳聯盟會長邀請,於1964年訪韓,晚宴中針對韓國山岳界喜馬拉雅遠征可能性的問題,指出韓國國內的訓練場所均為海拔高度未達2000公尺的山區,無法習得真正的冰、雪壁攀登技術;如果想要挑戰喜馬拉雅巨峰,建議應先前往埃峰基地營前的Imja Tse 試登,一語道破當時韓國山岳界攀登水準。

1970年4月,Churen Himal遠征隊東峰 世界首登記錄,在6個月後遭受同年秋季首登Churen Himal西峰及中央峰的日本隊提出質疑。1971年春Manaslu 遠征隊員一名墜落身亡,及大韓山岳聯盟 (以下簡稱「大山聯」)派遣之Lhotse Shar 遠征隊的攀登失敗等諸多刺激之下,韓國山岳會分別於1971年11月及次年9月,兩次派遣成員至法國國立登山滑雪學校學習冰雪攀登技術,希望在法國接受兩週訓練的學員歸國後,能為國內冰雪攀技術帶來普及化的影響。可惜當時這些最新技術傳承也囿於現實無法擴展,當時僅有首爾市山岳會及雪嶽山岳會合辦的雪嶽山區冬季登山教室及韓國山岳會的登山學院等,僅供少數山岳人參與,屬極度封閉的教育環境。

時值韓國推行國家經濟開發計劃,數條高速道路開通,交通上的便捷使民眾可登臨更遠的山域,登山人口的急速成長,造成山區無秩序的破壞和山難事件激增,相關主管機關面臨束手無策的窘況。於此同時,1971年11月仁壽峰 發生7死6傷的大型山難,Manaslu峰1971、1972連續兩年之遠征隊員墜落死亡及因雪崩造成15名 死亡的山難,不僅只是一般民眾,即使是針對專業攀登者實施登山教育的重要性,都已刻不容緩。應肩負重擔的韓國山岳界無力應對社會的急遽變化,只是保守地維持現狀。少數青壯派人士則有感於使命在身,群起呼應,打破當時韓國山岳界封閉的體制,成立了「韓國登山學校」。

註解:
13. 雪嶽山死亡谷 (죽음의 계곡)。
14. Imja Tse (6,189m):即島峰。
15. Churen Himal,屬世界第七高峰Dhaulagiri(8,167m)峰群,東峰7,371m,西峰7,371m,中央峰7,385m。
16. Manaslu,8,163m,世界第八高峰,位喜馬拉雅中段尼泊爾境內。
17. 大韓山岳聯盟 (대한산악연맹)。
18. Lhotse Shar,標高8,383m,位埃峰東南,為羅茲峰之東峰。
19. 法國國立登山滑雪學校, École Nationale de Sky et Alpinisme, ENSA。
20. 仁壽峰 (인수봉):首爾市郊北漢山群中名峰,標高810m,高達200公尺懸崖絕壁,首爾最主要的攀岩場地,攀登路線達100多條。
21. 1972年Manaslu 山難:含遠征隊員5名,協作雪巴10名。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